尽管CarPlay Ultra的宣传令人振奋,但首批用户体验却略显尴尬。根据Top Gear的测评,即使被标榜为“满血版”,CarPlay Ultra在初次连接时仍需一定时间,且演示过程中仍采用有线连接方式。尽管主持人解释无线连接同样可行,但有线连接速度更快,这无疑让期待无线便捷体验的用户感到失望。对于老用户而言,有线与无线CarPlay的体验差异显著,无线连接的稳定性和速度仍需进一步验证。
尽管在连接方式上存在一些遗憾,CarPlay Ultra在其他方面的改进令人耳目一新。它不再仅仅是iPhone的投屏工具,而是实现了手机与车机的深度协同计算与交互。苹果的用户界面不仅限于中控屏,还能扩展到仪表盘,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显示。这一功能需要iPhone 12及以上机型,以及iOS 18.5及以上版本。
Top Gear 对 CarPlay Ultra 的评价甚高,称赞其能够深度读取车辆 CAN 线数据,高度定制化,甚至车内故障灯也采用了苹果的设计。从原生界面切换到 CarPlay Ultra 界面,不仅视觉效果焕然一新,还提供了多种表盘选择,包括显示车道、地图、油量和水温等信息,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颜色和风格。
此次升级带来了对车辆控制的全面革新。用户现在可以通过CarPlay Ultra控制空调、座椅,并调整转向、悬架硬度和排气声等驾驶参数,这些界面均融入了苹果的UI设计。新增的小部件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访问不同功能,尽管目前数量有限,但其实用性非常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CarPlay Ultra在设计上采用了“穿透UI”理念,即在部分界面保留了原生车机设计。例如,在音响设置和倒车影像中,用户会跳转到原生界面,而表盘则保持CarPlay风格,这种设计既保留了车辆特色,又确保了用户界面的统一性。
尽管CarPlay Ultra亮点频出,但并非所有车企都对此持欢迎态度。奔驰、奥迪、沃尔沃等巨头表达了抗拒,担心数据安全和系统控制权的丧失。苹果虽承诺有明确的数据共享规范,但其科技巨头的身份仍让车企心存顾虑。尤其是苹果曾试图收购特斯拉的传闻,更让车企担忧被“夺舍”。
然而,消费者对于CarPlay的需求不容忽视。根据麦肯锡的调查,全球30%的消费者会因车辆不支持CarPlay而放弃购买,即使是车机表现不错的新能源车。这表明,当前车机体验的碎片化问题亟待解决,而CarPlay提供了一个生态成熟、学习成本低、跨车一致性强的解决方案。特别是对于老车车主而言,CarPlay无疑是车机升级的大救星。